实际上那大臣根本就没去过邺国,此时被赵宽这句话说出来也有些心虚。
开始的时候或许没人知道,但在赵宽上位之后,很多事情都被翻了出来。
例如赵宽用三年时间走遍邺国各地的事情,他们也都是知道的。
和他比谁了解邺国国情,那可真是关公面前耍大刀,太不知死活了。
顶多就是吃些粗粮。
赵宽平静道:“二百一十六年前,我太祖令皇命前往西北,邺国初期不过寥寥两郡之地,区区十余城而已,可在这两百年当中,我邺国为明武帝国开疆拓土,如今已有七郡三十余城,百姓近两百万户。”
“这两百一十六年来,我邺国都城共计被荒漠蛮族围困四十余次,被姑墨国兵临城下十余次,可那一次我不是邺国将士舍命搏杀,才能让这中原大地安享太平。”
那大臣满脸不忿道:“邺国将士为国捐躯,死得其所,跟你有什么关系,和你赵氏一族又有什么关系?”
“和我赵氏一族没关系?”
“你怕是早上吃了屎,吃的都忘记了我也赵氏一族的历史。”
赵宽看也不看那大臣,继续心平气和道:“二百一十六年来,我赵氏一族为国捐躯者超过八百人,几乎每年都有先祖为国捐躯。”
君主这个位置,只有坐上去了才知道,这个位置,不是那么好坐的。
天下百姓都会看着你。
君主便是百姓的榜样,君主什么样,百姓就会是什么样。
赵氏一族,便是邺国的脊梁。
邺国建国初期,可曾见过一名赵氏族人被俘?
可曾见过一名赵氏族人投向外敌?
哪一个不是宁愿战至最后一兵一卒,哪怕只剩自己一人也要与敌人拚杀到底?
赵氏一族的悍勇,就是邺国百姓的榜样。
因为有他们的存在,邺国的百姓才是今天的模样。
“你可见过屍山血海,你可见过刀光剑影?”
赵宽回过头看向那大臣,冷笑道:“你恐怕是上了战场就会尿裤子,看见敌军就会跪地投降的家伙。”
“我和你争辩有什么用,你算个什么东西,你有什么资格让我与你争辩?”
“你真觉得你可以拿着鸡毛当令箭了, 你真觉得你说那几句话就能改变什么了?”
“你看不起我,觉得我不配当邺国君主,那我请问问你,你有什么资格看不起我?”
赵宽歪着脑袋道:“用我臣子的一句话告诉你,有种的,就跟我到战场上走一遭,要么就跟我到擂台上走一遭,你能在战场上打得过我的军队,你能在擂台上把我打趴下,你才有资格看不起我。”
赵宽昂首傲然道:“我八岁熟读兵法,十三岁便上了战场,十四岁便能独自指挥万人作战,十五岁便率军攻破姑墨国城池,十六岁,亲手斩下姑墨国亲王的脑袋。”
赵宽挑着眼帘看着对方,道:“你有什么资格跟我比,你又有什么资格看不起我?”
这天下,谁有资格看不起邺国?
那不如就去邺国走一遭,看看能不能在这里生存下来。
邺国能在夹缝中生存两百年,并且越来越强大,就已经能看出邺人的不同寻常了……